New Media
新媒体导航
八办新媒体
关闭右侧工具栏
曾经驻防永登的骑兵第八师在抗战前线奋勇杀敌
  • 作者:lzbbcom
  • 发表时间:2023-11-08 09:11:20
  • 来源:

文/童僖

来源:今日头条

1946年3月16日,曾在前线抗击日寇的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八师师长马步康部奉命前来接替1944年夏驻防永登的骑兵第一师马象乾部。

据曾在永登县立初级中学担任过教务主任和解放后担任县教育科长的康绍曾生前回忆和有关资料记载,在马步康率领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八师进驻永登后的欢迎宴会上马步康讲述骑八师在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康绍曾在回忆录中记述道:席间,马步康回忆起了当年的抗日往事,1939年6月,暂编骑兵第一师第三旅旅长马秉忠在淮阳一线与日军的战斗中阵亡。由于这支骑兵部队对日作战勇猛,尤其是马上骑乘劈刀技术娴熟,屡次给日军骑兵以重创。1941年9月,被升格为骑兵第八师,由马步康担任师长,1943年到1944年之交,敌人又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掀起了中原大会战,先抢占了河南洛阳。日本侵略军为继续打通平汉线,重占该线水陆码头的漯河据点,调坂垣师团主力,首先围攻漯河外围的阜阳。为了保卫阜阳,苏鲁豫皖边区总部调骑八师赴颍上一带,作为侧翼掩护,参加了保卫阜阳的战役。在颍上县与友军主力部队取得联系后,作为机动掩护力量,尽量迂回到敌后出其不意进行袭击。当时正值田苗茂盛季节,人马容易伪装隐蔽,在偷袭、奇袭中,常使进犯的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不幸的是,敌机轰炸我阵地时,恰好有一颗炸弹投中师指挥部,骑八师副师长卢广伟和一士兵也被炸死,师长马步康及司令部其他官兵等幸而没有伤亡。中原会战结束后,骑八师又划归第五战区指挥,仍驻皖北。骑八师刚出青海时,这支部队主要以青海,甘肃两省的回民子弟为主,军官几乎全部是回族。后期由于战斗的消耗,队伍在陕西,河南,安徽等战斗过的地方不断补充兵员。到抗战结束这支队伍汉族人几乎占了一半,其中有不少安徽人和河南人,但汉族和回族士兵之间关系相处融洽。

大家都被马步康师长所讲的战斗故事所感染,已往出席欢迎或欢送宴会都是以喝酒吃菜为主,尤其永登人喜好喝酒,每每遇有酒肉宴席,必得下酒令,划拳喝酒,不醉不归,但今天这个宴会,无不被骑兵第八师在抗日前线英勇抗击日寇的英雄行为所感染,大家静静的都在那里聆听马师长的讲述。

后来的一个星期天早晨,我和妻子领着女儿,准备去军营里拜访马步康,一路上,女儿世惠问我:“爸爸,我们要到哪里去呀?”我回答:“我们今天去拜访马师长,他可是抗日战场上的英雄。”女儿世惠接着问:“爸爸,啥叫拜访?”“就是去看望。”“爸爸,马师长是抗日英雄,他怎么在永登?”“抗日战争胜利了,战争结束后他的部队返回原籍,上级让他来驻防永登。”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仓巷的公馆,我向站岗的门卫哨兵说明来意,要拜见马步康师长。

不一会儿,在副官的引导下来到马步康的房间,我向马师长介绍了妻子和女儿的情况以及互相的寒暄礼遇过后,勤务兵端上了盖碗茶,马步康也非常客气的说了些谦让之词。

随后我掏出钢笔,从裤子口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说道:“有劳师长大人,给我们讲讲您和骑兵第八师在前线抗击日寇的英雄故事。”马步康谦虚的说道:“是部下们英勇杀敌,我们是指挥员,算不上英雄事迹,但那段往事令老夫终身难忘。”

马步康端起盖碗喝了一口茶后开始了他的讲述:我是1942年接替马彪担任骑兵第八师师长的,当时的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是卢广伟,代理副师长孟全禄,参谋长是马仁,全师下辖三个团,第一团:团长,冶有禄。第二团:团长,徐尚志。第三团:团长,谢尔升(步兵团)。1943年第一团团长变为马有才,原第一团冶有禄团长改任第二团长,由于战马损失,第三团改为步兵团,由韩占元任团长。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减员也非常厉害,我接任时全师官兵仅有4800人,比从青海出征时减员将近一半。战马、挽马、驮马、预备马约6500匹。

我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的记录着。

马步康喝了口茶后开始了他的继续讲述:我们骑兵第八师刚开始时是国民革命军暂编骑兵第一师改编升格而来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8月,蒋总统命令马司令步芳派兵参加抗战。马司令步芳奉命后以原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所属第一旅和第二旅为基础,抽调原驻防河西走廊一带的一00师部分官兵,又从驻防在河西走廊的马军长步青部骑兵第五军抽调第二旅马禄部(永登河桥鳌塔人,现在驻防永登满城)和第二团马秉忠部,并征调大通、互助、湟源三个县民团,组成一个由回、撒拉、保安、东乡、汉等民族尤以回族为多的约有八千多人的骑兵师,其中回、东乡、撒拉、保安族民族的人员占部队总人数的70%以上。马司令步芳电呈蒋总统同意任命马彪为师长,马元祥为第一旅旅长、马禄为第二旅旅长、马秉忠为第三旅旅长。

1937年8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颁令其番号为暂编骑兵第一师,正式任命马彪为师长,赵仁为参谋长。同时命令暂编骑兵第一师出省抗日,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驻防河南安徽一线。

1937年9月1日,马司令步芳在西宁大教场举行检阅仪式,并召开欢送会,西宁城乡父老云集会场,街头隆重欢送暂编骑一师东下抗日。暂编骑一师在师长马彪的率领下,长途跋涉,奔赴抗日前线。自西宁出发,经兰州、平凉,于1937年10月17日,到达陕西乾县,沿途受到平民百姓的烈欢迎、欢送,官兵士气昂扬。暂编骑一师抵陕后,即归第8战区西安行营指挥,各旅分驻兴平、扶风、醴泉、永寿和咸阳等县待命。

1938年2月,暂编骑一师分驻西安以东、河南陕州以西的陇海铁路沿线,担负防守铁路、保卫公路安全的任务,同时又不时派出小分队,北渡黄河到晋南芮城一带以轻骑袭击运城日军,确保潼关安全。1938年4月间,骑一师奉命进剿西荆公路龙驹寨一带由日本浪人操纵指挥、汉*参加的反动武装。当时,这股武装千余人盘踞华山南麓,不时出没于西荆公路,肆意拦截车辆,抢夺物资,致使西荆公路无法畅通,严重影响华中战备物资的运输与供应。骑一师歼灭了这股反动武装,受到西安行营的传令嘉奖。不久,骑一师奉命调赴许昌,继而进驻黄泛区的扶沟、鄢陵、西华等县,担负这一线的河防任务,受第一战区孙桐檀集团军的指挥。

1939年春,第3旅马禄(回)部自郑州调赴陕西耀县。同年春末,骑一师第三旅旅长马秉忠(回)调为二旅旅长,从青海又调来一旅官兵补充第三旅。不久,骑一师调驻周口至界首一带的黄泛区,主力驻项城,其任务是防御淮阳一带的日军。时淮阳为苏、鲁、豫、皖边区日军主要据点之一,骑一师所驻河防,地处平汉线中段,为华东、华中战略要地。日军不惜调集各种兵力,加强防守并做好随时出击暂编骑一师之态势。暂编骑一师为牵制敌人,各旅先后轮流渡过黄河,以轻骑游击形式不时袭击淮阳一带日军,并不断侦察敌人的行动。1939年6月,暂编骑一师乘淮阳日军空虚之机,二旅旅长马秉忠率部渡河进驻宝塔、孔庄一带,进而围攻淮阳城,攻占淮阳城西关。城内日军固守待援,对峙激战中,日军从开封调来100辆卡车的援兵,与淮阳城日军,配合步、炮、坦克各兵种,向骑一师阵地疯狂进攻。激战中,双方展开冲锋,形成了白刃战。二旅官兵奋勇迎敌,旅长马秉忠(回族、甘肃和政人)赤膊光膀上阵,一马当先, 在战斗中胸部中弹牺牲。四团团长马成翰(回族)接替指挥继续浴血奋战。师长马彪下达命令要血战到底,并速派一旅旅长马元祥(回)率部渡河赴前线支援。此役最后以日军溃退而告终。战斗结束后,我们在项城为阵亡将士开了追悼大会,并建立了纪念碑。

这次战役后不久,暂编骑一师为了报仇雪恨,在一次突袭围歼敌军的战斗中,全歼敌骑兵500余人,缴获战马数十匹。暂编骑兵第一师英勇顽强善战,使日军恼羞成怒。时间不长,日军抽调重兵,配备重炮、坦克,向暂编骑一师宝塔一线强攻。暂编骑一师立即组织反攻,官兵战马驰骋,迂回冲杀,以血肉之躯与敌拼搏。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暂编骑一师主力迅速撤退,留下百余名官兵阻击。在主力安全撤退后,留下阻击的官兵背水作战,直至弹尽粮绝,集体投水自溺,壮烈殉国。

1940年5月,暂编骑一师奉命调赴豫西叶县、舞阳一带,7月又调至豫皖边界的临泉、沈丘两县。经过多次与日军作战,暂编骑一师损失较大,为了便于指挥,部队经整训后取消了旧的旅营建制,改为师、团、大连编制,马彪仍任师长,属第一战区战斗序列。同年8月,暂编骑一师奉命驻守在涡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三角地带,以牵制津浦铁路蚌埠沿线的日军。部队经整训后,补充了豫皖等省的子弟,不时出其不意地袭击并破坏敌占区铁路、公路、桥梁等,断敌交通要道,阻滞其物资运输。9月,暂编骑一师工兵连和一个步兵大连,进驻涡河北岸的重镇----龙岗镇,并构筑了两道防御工事,用机枪扫射尾随坦克冲锋的敌步兵,并派出两个骑兵大连,疾速渡涡河迂回突袭来犯之敌。此役,日军伤亡惨重。经过这次战斗,骑一师的声威传遍附近敌占区,使敌军不敢再轻举妄动。

由于暂编骑一师这支骑兵部队对日作战勇猛,尤其是马上骑乘劈刀技术娴熟,屡次给日军骑兵以重创。1941年秋,国民政府通令嘉奖,军事委员会将暂编骑兵第一师升格为骑兵第八师,仍由马彪任师长。 1942年3月,马彪调任何柱国骑兵第二军担任副军长。由我接替马彪担任骑兵第八师师长。

1943年到1944年之交,敌人又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掀起了中原大会战,先抢占了河南洛阳。日本侵略军为继续打通平汉线,重占该线水陆码头的漯河据点,调坂垣师团主力,首先围攻漯河外围的阜阳。为了保卫阜阳,苏鲁豫皖边区总部调骑八师赴颍上一带,作为侧翼掩护,参加了保卫阜阳的战役。1944年4月24日,侵华日军65师团太田米雄所部500余人,沿颍河进犯阜阳。4月27日,骑八师奉命驻防阜阳、颍上交界地四十铺阻击日军进犯,首次交战,毙敌200余人。5月初,在兵力部署刚刚变更3天之后,日军10000余人果然在空军掩护下,由寿县、正阳关向颖上前沿阵地发起猛攻。战斗打响后,在前沿阵地的军特务团按计划边战边退,每撤离一个地方就将电线杆砍倒,不给敌人利用。日寇误以为我军败退,骄狂至极,以其担任左翼掩护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尾追我军。一看敌军侧翼暴露,出击时机已到,骑二军军长廖运泽立即下令骑八师全部出动,给孤军深入的敌人迎头痛击。骑八师全师5000余人,久经沙场,每人只配有一骑、一枪、一刀,虽装备简陋但官兵性格强悍,擅长马上冲杀,作战勇猛,颇有中世纪蒙古骑兵的遗风。而日本骑兵的惯例,是下马战斗。骑二军军长廖运泽针对此状况,在电话中指示骑八师,要乘敌人下马之际发起攻击,来个货真价实的“下马威.”当骑八师在颖上境内的十八里铺附近与日军前哨部队遭遇时,乘敌下马尚未集结之时,旋风般地冲向敌阵,居高临下马踏刀砍,200余日本骑兵来不及还击就成了刀下之鬼。死里逃生者仅20余骑,而骑八师几乎没有伤亡。敌人的大炮是用马驮的,遭袭后,马匹被击毙,火炮只能靠人拉着走,狼狈不堪。气疯了的日寇立即组织反扑,在3架飞机和数门大炮的掩护下,向我骑八师发动猛烈进攻。前锋部队且战且退,与敌周旋。日军害怕重遭骑八师袭击,就加强了左右两翼兵力。这时驻守在阵地右翼的阜阳县三个自卫中队贪生怕死,在中队长带领下临阵逃脱,以至我军右翼空虚,日军乘机集中兵力包围骑八师,疯狂进行报复。骑八师毫不威惧,组织力量反复冲杀,战斗十分激烈。骑二军军长廖运泽急令已撤到阜阳尤家花园的军特务团火速回师参战,又令作为军预备队的一个团紧急驰援。日军兵力被分散,骑八师从左翼突破包围撤出阵地。这场厮杀,骑八师伤亡不少。敌军欺骑兵第二军廖运泽部和我骑八师既无空军,又没有防空武器,肆无忌惮地进行低空扫射,狂轰滥炸。愤怒至极的战士端起机枪,对空还击,1架低空飞行的敌机油箱被打中起火,坠毁在中岗村附近。日机6名机组人员跳伞后企图负隅顽抗,被包围的军民全部击毙。由于广大官兵的浴血抵抗,激战五天,消耗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日军才推进到距阜阳10余里的地方。此时,阜阳军民和调集来的各路援军早已严阵以待,准备在阜阳城下和日军决一死战。5月2日,日军步骑兵15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大举进犯我骑八师阵地,激战两个多小时,我骑八师被迫放弃阵地后撤。5月4日,一千余敌人又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分两路强攻骑八师阵地。在我和卢广伟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坚守阵地,给敌人以重创。5月5日,疯狂的日军恼羞成怒,集结2500余人,兵分多路推进,激战数小时,双方伤亡惨重。日军飞机多次低空投弹、扫射,形势十分严峻。当日10时许,我骑八师指挥部被日军空投炸弹击中,我的战友、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卢广伟与其他6名官兵以身殉国。

为严肃军纪,骑二军军长廖运泽一方面命令将3个临阵脱逃的自卫队队长就地正法。另一方面,对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骑八师进行表彰。当廖运泽来到骑八师,面对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的全师官兵,面对我这个老泪纵横的师长,廖运泽也止不住潸然泪下。他勉励大家化悲痛为力量,誓和日本法西斯血战到底,为阵亡将士报仇,并传令全军学习骑八师,奋勇杀敌。

马步康说,那次我很荣幸,我和其他司令部的官兵七八人幸而没有伤亡。

中原会战结束后,骑八师又划归第五战区指挥,仍驻皖北。骑八师经常主动出击日伪军,出其不意地破坏敌占区的铁路、公路、桥梁等,以断敌通路,使其运输物资发生困难。日伪称我师为“马回子军”或“马胡子军”, “马回子军”的声誉也传遍了敌占区,一提起“马回子军”就使敌人闻风胆寒。

骑八师刚出青海时,部队主要以青海,甘肃两省的回民子弟为主,军官几乎全部是回族。后期由于战斗的消耗,队伍在陕西,河南,安徽等战斗过的地方不断补充兵员。到抗战结束这支队伍汉族人几乎占了一半,其中有不少安徽人和河南人,但汉族和回族士兵之间关系相处融洽。

1944年6月,为了纪念副师长卢广伟等死难烈士,马步康下令政治部组织人员将卢广伟等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到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马店集南马庄,购置一块地修建了烈士纪念墓,由马步康亲自主持安葬仪式,墓前立一石碑,石碑正面上方镌刻由马步康题写的楷书“浩气长存”四字,中间

碑文正文记载副师长卢广伟等死难烈士的英雄事迹,碑的右边第一行刻有马步康亲笔题写的“陆军骑兵第八师抗战殉职烈士墓碑记”。左侧落款“陆军骑兵第八师师长马步康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立”。

图片3.png

照片名称:利辛县烈士墓 马步康题写

1945年日本投降后,骑八师同其他友军,奉命开往徐州接收,到了城下他们却说骑八师是杂牌军,只让骑八师在城外九里山一带待命驻扎,不准进城执行接受任务。

当时直接指挥骑八师的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仙洲和陈大庆等准备调骑八师到山东打内战。马步康觉得鉴于所属官兵大多是家乡子弟,都有急思返乡的情绪,同时马步康也觉察到打内战愈陷愈深,最后有全师覆没的危险。因而,一面急向马步芳司令电告;一面代马步芳向有关方面斡旋,马步康自己也直接向总部活动。最后获准我部驻防陕西富平。

1946年1月,骑八师奉命由陇海路调至陕西富平一带。其后由于部队进行缩编,就与暂编骑兵第二师马禄部合并,再次整编为一个师,仍然保留骑八师番号,马步康仍任师长。

1946年3月骑八师奉命接替骑兵第一师马象乾部驻防永登。

至此,骑兵第八师从1937年9月1日离开青海,参加抗战,历经八年半时间,胜利归来。在整个抗战时期,由暂编骑一师、后改编为骑兵第八师,归属第一战区指挥,抗战胜利归来后,归马步芳部队序列。

骑八师在1938年至1945年间,先后转战河南、安徽、陕西、山西等省,在8年抗战中,伤亡将士近万人,副师长卢广伟(东北军,辽宁省凤城县人)、旅长马秉忠(和政县四十里铺人)等将士战死沙场,为中国人民抗日史谱写了一曲魂与火的壮歌,给中原人民留下了不泯的记忆。

我和妻子以及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听讲的女儿世惠都被马师长的精彩讲演所感染,马师长讲完后都停顿了老半天,可我们都还在哪里静静的,好像各个都沉寝在抗日烽火的战场上一样。我摇了摇头,抬起头看了一眼马师长问道:“马师长,你能否讲一个具体战斗员的故事?”

马师长稍作沉思后继续接着讲道:我军从青海出发时是有8000人的队伍,到了安徽,只有约4800人,由于我们战斗减员比较严重,急需补充,我在师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强调要把补充兵员作为当前第一要务来抓。1942年9月,我军到达安徽凤台县顾桥镇时马有才团长给我汇报,说有一个安徽利辛县孙集镇的战士叫纪克近,他是汉族,他和他的同乡三个人一起要求参军,他就把他们安排在一营三连, 在怀远县河溜镇,他在排长宋金庭,班长胡大个子的率领下,将日军一个排的兵力准备对我军驻地进行侦查时,出奇不意以一个排的骑兵迎敌。队伍埋伏在日军必经之路,当敌人陷入我军包围之后,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进攻,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整个战斗过程不过10分钟,日军死伤十多人,后向怀远方向溃逃,我军也没敢恋战,迅速撤离战斗,这次战斗我军仅仅损失一匹战马。这个新兵蛋子不怕死,勇猛向前,连砍数敌。一个排的人就敢出击,还获得大胜,赵有才要求给参加这次战斗的排长宋金庭和新兵蛋子纪克近给以立功嘉奖之奖励,我同意了,后来在几次全师大会上我就以纪克近这个新兵蛋子获奖为例,只要不怕死,日本鬼子没有什么可怕的,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

马步康又端起盖碗慢慢的呷了一口茶,放下盖碗后缓缓的接着讲了起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前坡乡有一个叫罗震的,他是1942年顶替被抽丁的哥哥入伍的,当年7月份,罗震被分配到驻扎在安徽省凤台县展沟集的我们骑兵第八师,当时我们第八师由于减员裁撤了旅,下面只有三个团,罗震在三团,是骑兵师里的步兵团,团长谢尔升,罗震被分配在四连,连长叫朱长安,一个连有200多人。那时候虽然条件很艰苦,武器也多是汉阳造,当时步兵三团和日军隔着淮河对峙,不时地发生冲突。那时日军经常开着小汽艇在淮河上来回游荡,步兵三团不时地在岸边的芦苇丛中设置机枪阵地,待日军不备时用机枪猛扫一阵后,立刻撤走;还有多次过河攻打日军炮楼的经历。有一次攻打怀远县的一个日军据点,他们潜伏在据点前,等到天黑后,悄悄下水过壕沟,先干掉岗哨,再把集束手榴弹扔进炮楼里,干掉了一个班的日本人。类似的游击战他们打过多次。由于罗震有一定文化,在部队比较受重视。在三连呆了大半年后,被抽调到师部政工队。政工队属于师政治部,政治部主任由副师长卢广伟少将兼任。当时政工队主要就是搞政治宣传,有投降的新四军士兵。平时还排演抗战剧、话剧和抗日歌舞等。在官兵中间和驻地附近巡回演出,很受欢迎。在政工队呆了一年后,政治部推荐罗震与其他三位队员前往设在河南叶县的鲁苏豫皖边区战时中学读书,保留军籍。豫中会战爆发后,学校西迁,他们迁移至陕西省西乡县。后来谢尔升团长给我汇报说,他推荐的罗震在鲁苏豫皖边区战时中学学习结束后于1945年考入了黄埔军校,被分配在第21期七分校通讯科学习无线电通讯。我也将罗震认真学习文化考入了黄埔军校的事,作为典型在大会小会上无数次的讲,号召战士们把学习文化知识当做和训练打仗同样重要的事情去做,要摆上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位置上考虑,也要当做军队建设的大事去抓。

马师长的故事讲完了,我和妻子还有女儿世惠却都很激动,我们都沉寝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和抗击日寇的烽火年代的情景里,犹如听见敌机的轰炸和枪炮的声音仍然在不停轰鸣炸响,硝烟中战士们正骑在战马上高举战刀,杀声震天的冲向敌人的阵地……

马步康所率领的骑八师这支由西北各民族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日战场上,历经八个年头,远离家乡,转战万里,几经扩编、改编、整编,伤亡近万人,逐年补充的安徽、河南、陕西籍士兵达半数,守土卫国,英勇杀敌,流血牺牲,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抗日战争立下了卓越功勋,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值得人们信赖和尊重,骑八师在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事迹,真乃可歌可泣,骑八师的官兵们真是可敬可佩!可敬可佩啊!

注: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马店镇有一烈士墓,现为一土丘,高1.5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墓前立一石碑,石碑正面上方镌刻由马步康题写的楷书“浩气长存”四字,中间碑文正文记载副师长卢广伟等死难烈士的英雄事迹,碑的右边第一行刻有马步康亲笔题写的“陆军骑兵第八师抗战殉职烈士墓碑记”。左侧落款“陆军骑兵第八师师长马步康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立”。该墓已被列为亳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