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lzbbcom
- 发表时间:2021-06-21 16:52:24
- 来源:
文/袁志学
林彪
名将多方得器重 回国途中遇善待
1941年底,林彪伤愈回国。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林彪先从苏联莫斯科乘飞机到新疆迪化(乌鲁木齐),从迪化到兰州,再从兰州到西安。在这3个地方,林彪都要做一些停留,奉中央之命拜会当地上层人物,进行统战工作。林彪是抗战名将,既是蒋介石的黄埔学生,又是毛泽东的爱将,在苏联治病期间还得到斯大林的接见和欣赏。这样,他成了黄埔学生中有名的传奇人物。所以,由他开展统战工作,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当时,延安和重庆对林彪的这次回国,都很关注。“皖南事变”亲痛仇快,两败俱伤,让日本人钻了空子。蒋介石想同共产党“重新修好”,在等待机会。1941年12月29日,林彪乘坐苏联飞机抵达迪化。新疆军阀盛世才电告重庆:林彪到了迪化。收到新疆发来的电报后,蒋介石盘算着:林彪早年入黄埔军校是我的学生,指挥过平型关大捷,虽是中共将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在抗战周年纪念日时曾领衔延安抗大发电“慰问坚苦卓绝的抗战最高统帅蒋委员长”;此前国共闹摩擦时他在苏联,而苏联是支持我领导抗战的。于是,蒋介石“通令迪化、兰州、西安,林彪所到之处,党政军一律不得留难,并应极力加以影响”。蒋介石不仅一路放行,热情接待,还吩咐甘肃省主席谷正伦说:“以礼相待,按省长待遇迎接,护送到延安。”因而,林彪回国途中在迪化、兰州时受到新疆督办盛世才、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等国民党要员的轮番会见,甘肃省主席谷正伦按照蒋介石的旨意亲自出面宴请。这一切大出林彪的意外,但他心里明白:这是蒋介石的意思。
1942年1月5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兰州航空检查所,用电话向国民党军统局西北特区少将区长程一鸣紧急报告:“有一架来自苏联的运输机已在兰州机场降落,上面载有一批苏联人员,另有一名中国军人,他是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程一鸣立即将这个重要消息密报重庆的蒋介石,请示如何处理。蒋介石下令:“你必须很好接待林彪,并妥善护送他回到延安”。 兰州设有八路军办事处,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接待、护送往返苏联的人员。但皖南事变后,遭国内外严厉谴责、处于四面楚歌中的蒋介石,为了表示“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硬是抢着要厚礼接待林彪,以改善他“同室操戈”的面貌。 程一鸣知道自己的军统特务身份不便于接待林彪,便与甘肃省主席谷正伦商量后,决定由谷正伦出面宴请。宴会厅设在省政府的后花园里(现中共兰州市委驻地),主人是谷正伦,陪客是第八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长张鉴桂,甘肃省政府民政厅厅长赵文龙。军统局西北特区少将区长程一鸣也在座。林彪身穿一套苏制草绿色呢军服,席间彬彬有礼地介绍了他在国内受伤和在苏联治伤,以及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情况。
1942年1月16日,林彪到达西安,更是备受重视。国民党党政军要员分别宴请林彪,西北王、黄埔一期同学胡宗南还专程从前方赶回西安与林彪晤谈。1月31日,林彪与胡宗南进行了一次长谈。林彪对这个比他高几期的黄埔校友相当尊重,这使胡宗南颇为高兴。谈话中,林彪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谈了国共合作、共同建国的必要性。关于两党间的分歧,林彪归纳为两点,即如何实行三民主义和如何在公平的基础上实行军令政令之统一。林彪表示共产党绝非怀疑三民主义,并愿意在公平的基础上实行军令政令之统一。林彪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令胡宗南大为感动。善于装腔作势的胡宗南这会儿也频频表示同情,称林彪的这番话为“新言论”,当场表示愿意重新调整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可以考虑为八路军补充作战武器,让八路军干部到战区医院治病,后又专门派军医处长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为共产党干部看病。胡宗南还亲自押车给林彪送来大批军事书籍,以示诚意。
林彪在苏联期间,曾经发表过不少公开言论,在谈到国共合作的时候,都是拥护蒋介石的。林彪在苏联的这些言论,也都由国民党驻苏机构搜集后,向蒋介石作了汇报。所以,林彪到西安以后,蒋介石发电报给胡宗南,说林彪在苏联的时候,发表的公开言论,都是支持国民党的,拥护蒋介石的。蒋介石意思是叫胡宗南做争取林彪的工作。胡宗南根据蒋介石的旨意表面上对林彪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但在私下,却对熊向晖说,林彪没有骨头。
为见堂兄最后一面 仓促之间返回延安
张浩
张浩与子女在延安
1942年2月,重病中的张浩(林育英)托人带口信给逗留西安的林彪,叫他赶快到延安见最后一面。林彪立即乘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卡车返回延安。2月13日从西安到延安,第一时间看望病危的张浩。毛泽东听说林彪回来,非常高兴,很少亲自出面迎接人的他,一改往日习惯前去迎接。1942年2月20日,毛泽东在给刘少奇、彭德怀的电报中专门赞扬林彪,“林彪返回延安时身体好了许多,唯尚须休养。他在兰州、西安的统战工作做得很好,与胡宗南诸人曾有深谈。据林彪说,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很可开展,要我告你注意。”1942年3月6日,时任129师政委的张浩在延安中央医院去世,享年45岁。延安各界举行隆重葬礼,悼念张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抬棺治丧。
张浩葬礼领袖抬棺
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周恩来,说他将于一星期后去西安,提出想在兰州或西安会见毛泽东。周恩来将此情况向毛泽东报告。周恩来分析,蒋这次约见从态度上还看不出有何恶意,但蒋此次北上,其目的“未可测”(实际上是巡视西北、考虑收拢盛世才)。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毛泽东称病,以林彪作为毛泽东的代表到西安见蒋;二是要求蒋带周到西安,再由周飞回延安,偕一人(林彪或其他人)回西安见蒋。此时,毛泽东显然还记得抗战初期林彪曾提出到国民党军去参观、访问的要求。林彪回国后经迪化(今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曾经见过胡宗南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影响不错。毛泽东乃决定起用林彪同国民党谈判。8月1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复周恩来电:“毛现患感冒不能启程,拟派林彪同志赴西安见蒋,请征蒋同意,如能征得蒋同意带你至西安,你回延面谈一次,随即偕林或朱(德)赴西安见蒋则更好。”
珍藏在兰州“八办”的林彪使用过的手套
1938年冬、1941年冬,林彪往返苏联,两次停留兰州,住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将自己的羊毛手套赠送给办事处工作人员留作纪念。物似人非,岁月如歌。七十年过去,林彪的手套静静地躺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文物展柜里,向人们诉说着主人抗战时期在兰州的传奇故事。